2021年12月21日晚19:00-21:00,中心流寓文化研究学术沙龙(第五期)在人文楼208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期学术沙龙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副主席党圣元教授作主讲嘉宾。信阳学院副校长王强主持了会议,中心主任张学松教授、研究人员、文学院部分师生参与对话交流。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主讲嘉宾党圣元教授以线上形式作了题为“‘辩体明性’与中国古代文体批评”的学术报告。报告指出以“辨体明性”为话语起点和理论指归,以体用相兼、本末相洽为认知方式和批评路径,为中国古代文体批评所独有的一个传统,特色非常鲜明突出。“辩体明性”文体批评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乃至形塑了一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古代文体思想史。古人品诗衡文,首先确认文体, 是为“以体论文”;确认文体,离不开对文之“体”与“性”的识别,是为“以体制为先”。“辩体明性”是中国式思辨理性与诗性智慧的和合统一、圆融相处,对其进行创造性阐释和创新性转化,应该成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体批评思想与方法的重心之一。

会后,党教授与参会周水涛教授进行了自由交流,党教授认真解读周水涛教授提出的问题,会场气氛非常活跃。最后,王强副校长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党教授对“辨体明性”这一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理论和批评方法做了深入的阐释,并梳理了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演化和流变。其报告既具理论的深度和高度,又有“史”的清晰和厚重,对我们理解“辨体明性”和运用这一方法进行文学研究和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学批评和研究要自觉运用理论这一批判武器,各位青年教师和同学要加强理论修养,向党教授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本期学术沙龙的成功举行,对推动信阳学院中国流寓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拓展教师们研究视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