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骨干

学术骨干

发布时间:2020-07-06 阅读量:

张学松,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访问学者,师从著名学者禇斌杰教授、罗宗强教授研习中国古代文学与理论。现任信阳学院特聘教授,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流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学术集刊《流寓文化研究》主编。兼任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分期主编,西安外国语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原任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汉语言文学专业首席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社科普及名家。长期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近年致力于流寓文学与文化研究。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古代流寓文学理论研究》(21AZD132),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级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在《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3篇,多篇论文观点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编。主撰或主编出版有《唐宋文学探微》《流寓文化》等著作10余部。获省级社科成果奖3项。

袁汝波,男,信阳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原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河南省美协副主席,河南省美协人物画艺委会主任,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文联第八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红旗渠》获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作品《朱仙镇木版年画》获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论文多篇在《美术》《美术观察》等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发表,作品入选八届、九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中央电视台等收藏。湖北美术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艺术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均出版有个人画集。作品《红旗渠》在“第十三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中荣获一等奖。

胡山林,男,信阳学院特聘教授。原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和艺术学硕士生导师。全国(百名)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河南省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河南省优秀教师。长期从事文艺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曾任河南省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终极关怀:文学深层精神价值研究》(编号:06BZW009),在《河南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北京社会科学》《中州学刊》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终极关怀——文学深层精神价值研究》《文学与人生二十讲 》《文学欣赏(第三版)》《人生意义》等著作20余部。多次获得河南省教育厅和河南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科研优秀奖”。

张凌江,女,博士,信阳学院特聘教授,人事处处长,省级教学名师。原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人事处处长,硕导。全国女性文学研究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奖获得者。主持社科基金及省级教改项目5项。出版教材、著作10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次获得省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张瑞瑞,女,信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原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硕导。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动漫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国家职业资格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动画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主持并完成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包装学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并完成湖北省教育厅《中国动画造型研究》等项目。先后在《装饰》《美术向导》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意象构成》《动画角色形象设计》《装饰图案创意与设计》等教材三部。

李雄飞,男,博士,信阳学院特聘教授,流寓艺术文化研究室负责人。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导。主要研究领域为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主攻民歌;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人文社科特色创新项目等10项;先后在《民族文学研究》《中国藏学》《兰州大学学报》《西北师大学报》《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以西北民歌为“主打”范围的项目、论文暨专著《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文化视野下的山歌认同与差异》等,先后获陕西省群众影评一等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二等奖、兰州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湛江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奖等11项。

李言统,男,博士,信阳学院特聘教授,流寓民俗文化研究室负责人。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导。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民俗学、民间文艺学。主持并参与《土族“嘛呢经”搜集、整理和研究》《青海嘛呢研究》《青海民俗文化圈研究》《青藏民间文学研究》《青海宝卷研究》等国家级课题多项。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西北民族研究》《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河湟花儿会》《故事歌研究》《风物青海道》等著作多部。

邓建,男,博士,信阳学院特聘教授。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等。在《中山大学学报》、《江汉论坛》、《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中国韵文学刊》、《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参著《宋才子传笺证》等,参编《唐宋诗词教程》等。

何荣誉,男,博士,信阳学院特聘研究员。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导。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明代文人流寓西南研究》(项目编号:17XZW015)。在《山东大学学报》《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国诗学》《华中学术》《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刘刚,男,博士,信阳学院特聘研究员,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1项,主持省级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项、厅级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项、校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项。出版专著《清初流人陈之遴研究》,在《大学图书馆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彭洁莹,女,信阳学院特聘研究员。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1项,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在《文学遗产》、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中国社会科学报》《广西大学学报》《流寓文学研究》等发表论文多篇。

黄亚妮,女,博士,信阳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青年教学名师。主持省厅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3项;出版专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3篇发表在CSSCI、1篇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入选2016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并荣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海晓红,女,博士,信阳学院特聘研究员,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回族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XZW043),在《民族文学研究》《青海社会科学》《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王文兵,男,博士,信阳学院讲师。主持教育厅课题1项,校级重点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规划项目4项,先后在《学术探索》、《中州学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1部,曾获得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