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成果

主要科研成果

发布时间:2021-06-25 阅读量:

        一、科研项目

           国家级项目:

项目名称及编号

主持人

立项时间

土族“嘛呢经”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9AZJ007)

李言统

2019.07

当代回族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17XZW043)

海晓红

2017.07

明代文人流寓西南研究(17XZW015)

何荣誉

2017.06

中国画《红旗渠》(20166020)

袁汝波

2016.06

中国古代流寓文学研究(15BZW053)

张学松

2015.07

清代“西调”辑校及其文本解读(14BZW070)

李雄飞

2015.07

青海多民族地区嘛呢信仰及其社会作用研究(13XMZ056)

李言统

2013

青海嘛呢经研究(2012M5218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李言统

2012

           省部级项目:

项目名称及编号

主持人

立项时间

清初东北流人诗群的历史描述与分析(17YJC751019)

刘 刚

2017.07

加强现当代文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研究

黄亚妮

2019.03

中国古代书院与流寓文化研究

邓 建

2015.01

“回回曲”考论

李雄飞

2015.01

苏辙流寓岭南研究

彭洁莹

2014.12

行为史和心态史视域下的清初贰臣流人和方外流人研究

刘 刚

2014.04

雷州半岛流寓文人研究

张学松

2012.06

           市厅级项目:

项目名称及编号

主持人

立项时间

北宋流寓诗僧惠洪研究(2020WX022)

曹艳贞

2020.09

“沈宋”流寓岭南研究(2020WX023)

王山青

2020.09

梁佩兰乐府诗研究(2020WX024)

徐 静

2020.09

何景明诗歌的空间建构与地方认同研究(2020WX025)

张 琦

2020.09

沈从文流寓昆明散文创作研究(2020WX027)

姚 佳

2020.09

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何景明诗歌研究(2019WX027)

张 琦

2020.09

“威塞克斯小说”中的地方书写研究(2019WX024)

袁浏艳

2020.09

曹植流寓文学作品编年系地及经历考述(2019WX025)

胡发萍

2019.07

秦观雷州行迹、诗文及其影响研究

邓 建

2014.06

苏轼、苏辙流寓雷州研究

彭洁莹

2014.03

流寓文化

张学松

2013.12

           校级项目:

项目名称及编号

主持人

立项时间

汉唐中原流寓士人研究(2020-LYZD-01)

殷学国

2020.09

抗战时期流寓西北作家文献整理与研究(2020-LYZD-02)

王 贺

2020.09

北宋流寓诗僧惠洪研究(2020-LYZD-03)

曹艳贞

2020.09

魏晋南北朝中原流寓诗人研究(2020-LYZD-04)

胡发萍

2020.09

五四以来中原流寓女作家研究(2020-LYZD-05)

黄亚妮

2020.09

看先秦政治家在流寓中的成长(2020XJWYB001)

王永莉

2020.06

沈从文流寓昆明散文创作研究(2020XJWYB012)

姚 佳

2020.06

东晋南朝陈郡殷氏族文学成就研究(2020XJWYB014)

张 悦

2020.06

中国现代女性流寓文学研究(2019XJWZD001)

黄亚妮

2019.05

释惠洪流寓文学作品编年系地与考述(2019XJWYD018)

曹艳贞

2019.05

关汉卿流寓江南作品编年系地与考述(2019XJWYD019)

杜泳林

2019.05

流寓心态与《古诗十九首》创作年代考(2018WYB23)

徐 铭

2018.09

初唐流寓岭南文人研究(2018WYB17)

王山青

2018.09

白居易江州流寓研究(2018WYB24)

袁文举

2018.09

雷州古代流寓文学的历史描述与分析

刘 刚

2016.01

雷州文化研究史

李雄飞

2015

个体•政权•地理:清初贰臣流人和方外流人行为和心态研究

刘 刚

2014.09

秦观流寓雷州研究

邓 建

2014.03

苏辙流寓雷州研究

彭洁莹

2014.03

          二、科研论文

作者

论文名称

发表刊物

年.月(期)

张学松

李商隐《燕台四首》“艳情说”质疑

铜仁学院学报

2019(7)

张学松

论中国古代流寓文学经典之产生机制——以苏轼、杜甫为中心

清华大学学报

2019(4)

张学松

流寓文学的发生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2019(2)

蒋 寅,张学松

回首我家山,岁晚将焉归-关于流寓文学的对话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2017(33)

张学松

名花苦幽独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2016(13)

张学松

苏轼流寓人生的三个意象

珠江论丛

2016.04

张学松

暮年浮海的澄明之境:苏东坡流寓雷州诗文的情感世界

铜仁学院学报

2015.05

张学松

归鸿羸牛月瓮里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2015.05

张学松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04

张学松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02

张学松

飞鸿 孤鸿 归鸿——由“鸿”意象看苏轼流寓心态变迁

中华读书报

2015.02

张学松

人生作远游,踪迹伤流寓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12

张学松

“天容海色本澄清”——苏东坡晚年人生境界举隅

中华读书报

2012.07

张学松,彭洁莹

苏东坡雷州行迹考辨

文学遗产

2011.07

李雄飞

“西调”流变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2020.02.10

李雄飞

中国民间文学和谐论

广东社会科学

2016.09

李雄飞

客家山歌传说研究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8

李雄飞

明代民歌分类及经典化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08

李雄飞

流寓:中国古代民歌文化形态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05

李雄飞

中国古代流寓民歌刍议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03

李言统

韩愈寓潮的民间面相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2020.02.10

李言统

张竞生与中国民俗学滥觞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08

李言统

藏汉文化背景下嘛呢经的形成——以河湟洮岷地区为考察对象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邓 建

王阳明的流寓人生、书院情结与心学建构

文艺评论

2016.12

邓 建

中国古代书院与流寓文化关系刍论

理论月刊

2016.09

邓 建

灵魂的纠结与脱化:秦观流寓雷州的文学创作与心路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01

邓 建

秦观寓雷影响刍论

南方论刊

2014.10

邓 建

秦观流寓雷州诗文的情感心态

江汉论坛

2014.06

邓 建

从日历到日记——对一种非典型文章的文体学考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邓 建

宋代文学选本形态刍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彭洁莹

春来何处不归鸿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2020.02.10

海晓红

乡村女性的人生困局——论马金莲小说中的女性生存状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7

曹艳贞

释惠洪海南流寓心态变迁

学术研究

2018.03


          三、科研著作

第一作者(主编)

著作名称

出版单位

出版日期

张学松

《流寓文化研究》(第4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11

张学松

《流寓文化研究》(第3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10

张学松

《流寓文化研究》(第2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8

张学松

《流寓文化研究》(第1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10

邓碧泉,张学松

《流寓文化》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3.12

张学松

《流寓文化与雷州半岛流寓文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5

胡山林

《人生意义》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03

胡山林

《超越死亡》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03

胡山林

《化解苦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09

胡山林

《人本困境》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09

胡山林

《心安是家》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02

胡山林

《不惑之惑》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02

李雄飞

《文化视野下的山歌认同与差异——以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的比较为个案》

民族出版社

2005.09

李雄飞

《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

民族出版社

2003.12

李言统

《风物青海道》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17.07

李言统

《中国节日志·春节》(青海卷)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12

李言统

《故事歌研究》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3.10

李言统

《青藏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2

李言统

《青海多民族民俗文化圈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2

李言统

《河湟花儿与花儿会》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10.04

刘 刚

《清初流人陈之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10